幼儿在特定建筑中的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与建筑相适应的机制,可以在复杂的空间中找到自己。现代幼儿成长研究理论告诉我们,人的学习能力发展顺序总是由感觉动作阶段开始,向知觉动作阶段发展。因此,幼儿园建筑作为人造环境,能够对幼儿感官产生良性的刺激印象,对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01幼儿感知自然的场所
无论建筑多么精美和精心布置,幼儿更喜欢和印象更深刻的依然是外部环境和自然世界。室外环境能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,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,体验自然的鸟语花香、千姿百态,愉悦身心,在感官接触中培养对自然的爱心。
幼儿爱自主探索周围环境,这样他们获得的感受和知识会更加丰富,更加深刻。老师更多地以一个观察者、引导者、鼓励者的身份,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,给幼儿留出探索、质疑的时间和空间,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、探索,主动积累经验,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。
02培育幼儿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
幼儿不是被动的”被保护者”,幼儿园设计 不能把安全性简单归结为绝对的零危险,忽视幼儿的全面感知需求,剥夺幼儿的竞争、挫折体验。在 幼儿园设计中通过人为设置发现性、冒险性游戏设施,提供幼儿园组织有目的的障碍性活动竞赛,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,让幼儿体验到各种困难和解决困难带来的乐趣、信心。
03具有生态特征和活动情趣的总体布局
幼儿园总体布局对生态持恒和自然情趣的追求,能够使孩子享受回归自然的自由与惬意,感知远近、高低、软硬等概念。 在 幼儿园设计 中布置小鱼、兔子、小鸟等小动物的活动场所,供观察植物生长的小种植园,让儿童自由奔跑追逐的大片草地,遮荫休息的乔木花架等,都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。 草坪要有很强的耐踩踏性,传统幼儿园中常见的大片娇气的人工草坪等景观,能看不能动,更多地迎合了成人的审美需求,缺乏自然情趣,反而剥夺了幼儿的活动空间,还不如由无毒无刺而又生命力强的野花野草组成的自然绿地,可以供孩子们随意踩踏玩耍。
04趣味化的建筑形象
幼儿具备形象思维能力,想象力丰富,而幼儿园建筑本身就是一本表达童趣的生动美学教材,其特有的颜色、体块、尺度无不暗示出幼儿的“领地”所在,引起幼儿的归属感。幼儿园建筑形象要从幼儿视角出发设计,丰富的建筑视觉形象,可以满足幼儿独特的好奇心和归属感,提升幼儿园的可识别性,低俗无趣的造型和过分夸张的色彩会损害他们的认知和鉴赏能力。造型上应注意尺度小巧,具有乐园情趣。
05开放流动与互动的空间
幼儿进入幼儿园是他们首次进入社会,学会与他人相处是他们面对的重大课题。空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提供给幼儿适当的感官刺激,帮助他们成为敏锐的空间观察者。从关注自我中解脱出来,开始体验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,在交往中培养对他人的爱与信赖感,学会养成社会生活中的良好习惯。
无论活动场地还是建筑,空间分隔都要注重开敞性、流动性、多功能性。形成系统的交往空间,以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空间自主性,实现幼儿交往的多重性。从过去以活动室这单一活动空间为主向多功能自由选择空间、交往空间发展,同时加强室内外空间渗透。打破宅间的孤立封闭,提供幼儿与幼儿、幼儿与环境之间交往的友好场所。
06走廊空间的拓展与消失
把走廊空间拓展放大,作为游戏、交往、展示空间,成为教室的延伸,打破交通空间与活动空间的界限,走廊不单单是交通要素,还将成为幼儿有趣的开放性的活动空间。
在走廊区分别设置积木角、生物角、自然角、艺术角等,使每个班级门口形成独特的标志性区域,这样不但产生有归属感的趣味空间,而且在不同的活动区域可以发展幼儿不同的感官,提供不同经验。例如玩积木让幼儿了解大小、形状和重量概念,学会控制小肌肉和发展手眼协调能力;幼儿的绘画、手工作品展示在艺术角,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,使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在这里成为主题。
07活动单元注重空间的参与性与开放性
活动单元作为幼儿园建筑的基本单元,是一个核心的微观系统,幼儿大部分活动在此进行,是幼儿情感的归属地。活动单元内部空间之间、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变化渗透,可以使幼儿接触感受到富有情趣的空间环境,塑造想象空间。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要求活动单元空间布置的可变性与灵活开放,以适应教学活动的经常变换。
活动室采取的方形、圆形、马蹄形等非固定座位模式,容易形成轻松愉快、友好交流的氛围,各个活动区域用不同的活动家具分隔开来,便于幼儿清楚而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域:认知活动、游戏活动、休息活动等,同时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被其他区域的活动分散。
08幼儿观察外界的空间设计
体现在园内与园外的互动性,采用通透的铁栅或木栅栏围墙,实现幼儿园与小区的对话,放飞了孩子的心灵,同时孩子们的玩耍嬉戏也增加了小区的欢乐。场地与居民休闲场地自然融为一体,没有围墙边界,既帮助幼儿克服入园心理障碍,又可以和成人交往,满足幼儿全面交往需求,这需要建立在对城市公共安全高度自信的基础上。
建筑室内与室外的渗透性,室内外视线的通透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动,消除空间的封闭感。窗户对于看到窗外景观比采光意义更重要,《托儿所、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》中规定活动室窗台高度距地面高度不宜大干0.6m。考虑到园内活动场地和绿化,活动单元可面向园内场地设低窗台大面积玻璃窗,扩大视野,便于儿童看到窗外景观。尤其,是不宜室外活动时能够对外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。在其他墙体部位可以设计镂空的洞口,既是孩子喜欢的观察孔,又产生景窗效果。
09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材料
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,并提供新颖有趣、操作性强的学习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。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利用室内外空间提供各种材料的条件,明确感知训练的材料类型和布置目的,使幼儿自主地、积极地运用材料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创造,获得各方面的发展。
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、情感、性格、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,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、可塑性最强的时期。作为 幼儿园设计 者,必须充分了解幼儿成长的特殊性,将设计与幼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,精心设计,注重细节,才能取得满意效果。通过建筑单体及其环境的设计,为引导幼儿充分展示天性、发挥主观才能提供舞台。
咨询热线
400-001-5563